跳到主要內容區
:::

【高深分項四】【活動訊息】傳揚遺址·博物藝文-系列活動-【宜大記憶庫走讀活動】從宜農到神農:城南外的時代縮影

12/8(日)【宜大記憶庫走讀活動】從宜農到神農:城南外的時代縮影

⌚️活動時間:12/8(日) 13:50~16:00

⛳️集合地點:宜蘭大學圖資館大樓梯前

🎤講師:林俊明

1️⃣第一站 竹圍古厝 地點:芭樂狗Mr.Balagov Ukrainian Cafe烏克蘭餐廳

宜蘭地區過往的傳統漢式民居的住宅都會搭配竹圍來界定空間,以散村形式坐落在蘭陽平原農耕地區,一個竹圍可能就是家族的核心。

2️⃣第二站 廟宇裡的花磚 地點:五結仔靈鎮廟(開漳聖王廟)

本地舊名五結仔,地方主祀開漳聖王,廟名靈惠廟,又稱五結仔王公廟。依據目前立於金亭旁的「開漳聖王祀業章程碑」,這個碑是1867(同治6)年4月所立。1974(民國63)年陳本等人再次募資重建,於1979(民國68)年,工程完工。廟內裝飾精美,且大量使用宜蘭彩繪瓷磚「景陽號花磚」歷久彌新。廟旁還有遠近馳名的隱藏版早餐…

3️⃣第三站 苗圃和護城河 地點:宜蘭市光復國小

宜蘭市光復國小,前身初名宜蘭小學校,創立於日治時期1899年,以招收日人子弟為原則的初等教育機構,1946年改以「光復」為名。光復國小的校地早期曾經為臺北州立農事試驗場宜蘭支場(宜蘭街坤門179-1),1933年廢止後,後來改為宜蘭農校的第一農場,皇民化時期在轉成初等教育校地。

4️⃣第四站 大樹下的老宿舍 地點:宜蘭文學館

宜蘭農校校長宿舍 有感於文學對文化的重要性,宜蘭縣政府希望能建構一個保存蘭陽文學的基地,於是研擬了宜蘭文學館計畫。這個計畫包含二座建築場館:「舊農校校長宿舍」(宜蘭文學館)及「舊主秘公館」。但使宜蘭文學館設立的潛因,是當年爆紅的金城武廣告事件…

5️⃣第五站 南門口的宜農寫真 地點:宜蘭美術館(舊臺銀宜蘭分行)

宜蘭街的大眾生活,伴隨城市基礎建設改善,新式教育、工商經濟、政治活動等發展,因應固定假日休閒需求,執政者提供官設休閒設施。宜蘭南門有行政中心,宜蘭第一座銀行、圖書館、公會堂等設施,這裡還有一座圓環噴水池,是宜農學生在校時期最佳留影的打卡地點…

6️⃣第六站 五穀廟與神農路 地點:宜蘭五穀廟舊廟

宜蘭舊城的所有輪廓,保留在路的名字上,沿著舊城東西南北路,可以遊覽城市發展的歷史軌跡。到南門口,彎進神農路,不遠的廟宇燕尾優美,這裡是先農社稷神祇壇,守護蘭城超過200年的五穀廟。廟內一方噶瑪蘭通判賜匾「制器壽人」高掛神屏上,香風飄然,木棟架典雅黝亮。時空易移,南門外的綿延的水澤田畦,已樓高層疊不若當年,但在百年老廟的風景裡,透過故事的點畫,飛梭的思古幽情就能在淡淡離愁中,成為最有想像的一把鑰匙…

瀏覽數: